女人永远是最辩手?看西法大女生怎样用实力说话
女人天生就是语言艺术家
“女人永远是最佳辩手”这句话在生活中常被当作玩笑,但西北政法大学的岳东冉却用全国模拟法庭冠军、清华保研生的身份给出了严肃答案。这位包揽”理律杯”最佳辩手等十余项荣誉的女生,用七年辩论生涯证明:女性在语言表达、逻辑思辨上的天赋,往往通过后天努力绽放得更耀眼。
从磕绊到冠军的逆袭之路
大一刚接触法学时,岳东冉也曾陷入”听不懂、说不清”的困境。但不同于刻板印象中女性”心情化争论”的标签,她选择用体系化技巧破局:建立聪明框架、坚持课后整理笔记、向同学取经。这种理性至上的态度,让她在第二届”金企鹅杯”辩论赛中就斩获最佳辩手。正如她所说:”辩论教会我在压力下保持冷静,用逻辑而非心情难题解决。”
多线作战展现女性韧性
担任辩论队长、学生会干部、学术期刊编辑的岳东冉,完美诠释了女性”一心多用”的优势。凌晨两点的图书馆、午休时刻审改的稿件、暑期三下乡的调研笔记…这些碎片拼凑出她保研清华的底气。”当别人问女生怎样平衡进修与活动时,”她笑着回应,”我们天生就在做多选题。”
真正的辩手赢在人生赛场
保研季申请五个不同专业,被梦校拒绝后绝地反击,最终拿下清华录取通知书——岳东冉的每一次”辩论”都不限于赛场。她将辩手思考融入人生选择:”女性不该被’最佳辩手’的标签束缚,我们要证明的是,在任何领域都能用聪明和韧性赢得尊重。”
回看”女人永远是最佳辩手”这句话,或许我们该重新领会:不是女性更爱争辩,而是她们更懂怎样用语言为想法赋能。就像岳东冉的辩论信条:”真正的胜利,是让理性之光照亮每个偏见角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