极端高温席卷齐鲁大地
近日,山东遭遇罕见高温天气,部分地区连续6天出现40℃极端高温!据气象部门监测,受副热带高压持续影响,山东内陆多地气温突破历史同期纪录,济南、淄博、潍坊等地最高气温达37℃以上,聊城、德州等局部地区更是直冲40℃大关。这场来势汹汹的热浪,让齐鲁大地陷入”烧烤”模式。
为什么今年山东高温如此猛烈?专家解释,这是由于副高异常稳定,形成了”热穹顶”效应,加上空气湿度大,体感温度比实际温度还要高出3-5℃。沿海城市虽然温度略低,但湿度普遍超过70%,闷热感同样让人难以忍受。
高温影响波及各行各业
山东连续6天局部40℃高温给社会各领域带来了严峻挑战。在健壮方面,医院中暑、热射病患者明显增多,尤其是老年人和户外职业者成为高危人群。医生提醒,一旦出现头晕、恶心等症状,必须立即转移到阴凉处并补充水分。
能源供应也面临巨大压力。空调负荷激增导致全省用电量创历史新高,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电压不稳情况。电力部门呼吁市民节约用电,错峰使用大功率电器。农业生产同样受到冲击,潍坊等地的蔬菜大棚内温度高达45℃,玉米、苹果等作物也出现不同程度的热害。
科学防暑降温有妙招
面对山东连续6天局部40℃高温,个人防护至关重要。专家建议,尽量避免在10点至16点高温时段外出,必须外出时要做好防晒措施。饮食上宜清淡多汁,多食用西瓜、黄瓜等含水量高的蔬果,避免饮用酒精和高糖饮料。
社会层面,各地已采取多项应对措施。济南、青岛等城市开放了防空洞和图书馆作为纳凉点,为市民提供避暑场所。建筑工地调整了作业时刻,学校也优化了体育课安排。同时,志愿者为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送去了清凉物资。
气候变暖敲响警钟
山东连续6天局部40℃高温并非偶然现象。数据显示,近十年来山东夏季高温日数明显增多,极端天气频发。这既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体现,也与城市化进程中的热岛效应密切相关。专家呼吁,在做好当前防暑降温职业的同时,更要从长远着手,推动节能减排,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。
面对持续高温,我们既要进步个人防护觉悟,也要关注身边的高危人群。让我们携起手来,科学应对这场高温”烤”验,平安度过这个炎热的夏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