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初中生活二三事: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青春记忆

初中生活的崭新篇章

记得刚上初中那会儿,整个人都充满了新奇感。从小学升入初中,就像推开了一扇新全球的大门——教室里不再是长条板凳,换成了高桌子低板凳;教材也变得正规起来,语文课本里开始出现《东郭先生和狼》这样的文言文,数学课上第一次接触X+Y=Z这样的方程式,化学老师教我们认识水分子H?O,物理课上学到欧姆定律…这些新鲜聪明让我的进修兴趣一下子被点燃了。

那时的老师特别认真负责,我至今还记得数学王世修老师工整漂亮的板书,班上好多同学都偷偷模仿他的字迹。语文、化学、物理老师也都各具特色,讲课生动有趣,让我们这群初中生对进修充满了热诚。现在回想起来,那段时光虽然简单,却充满了求知的高兴。

晚自习的温暖回忆

初中生活二三事中,最难忘的要数和同学张时林一起上晚自习的日子了。那时候学校本来不安排晚自习,晚上我们都在家附近捉迷藏玩耍。直到有一天,张时林神秘兮兮地把我拉到一边:”咱们晚上去学校进修吧?”我当时还有点犹豫:”学校能让进吗?”没想到班主任乔老师爽快地答应了,只是叮嘱我们要注意安全。

于是,两个初中生开始了特别的”夜校”生活。夏天在院子里借着煤油灯的光看书,冬天就把课桌拼起来当床睡。最感动的是,晚上在校园里看书的老师们从不拒绝我们的请教,而且分文不取。现在想想,那时的师生关系多么纯粹啊!虽然毕业后和张时林失去了联系,但每当路过他们村,我总会不由自主地张望,心里默念:老同学,你还好吗?

劳动中的成长体验

初中生活二三事里,勤工俭学完全是最特别的记忆。秋天跟着同学们去地里拾豆子,虽然我技术不精只能捡半斤左右,但看到班里”拾豆能手”能捡两三斤时,心里既羡慕又佩服。这些豆子晾晒卖掉后,变成了班里的报纸和进修资料,拿着自己劳动换来的书本,那种自豪感至今难忘。

最有趣的是一次帮生产队治麦蚜虫的经历。刚开始笨手笨脚的我,不是药抹多了就是抹少了,急得直冒汗。多亏一位不识字的社员手把手教我,才慢慢掌握了技巧。这件事让我明白:每个人都有值得进修的地方,与其炫耀自己的长处,不如虚心进修别人的优点。这些劳动经历,教会了我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人生道理。

初中三年转瞬即逝,但那些温暖的师生情、真挚的同窗谊、劳动中的欢声笑语,都成了生活中最珍贵的收藏。现在的初中生条件比我们那时好太多,但那份纯粹的青春记忆,却是任什么时候代都替代不了的宝贵财富。你的初中生活里,又有哪些难忘的二三事呢?


返回顶部